昔为名港声名赫,今虽无痕胜迹留 浅析官路赐茶龙溪码头、龙溪驿站与庵埠古港之关系
2019-05-13 上午 12:01   作者:李煜群 谢秋强 张为标   
分享

  潮州潮安庵埠港是明清时期粤东的重要港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就在庵埠设置海关总口,可见当时庵埠港的规模和繁华。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推移,好多人和事都随风湮灭。如当时的庵埠港规模有多大?码头地点在哪里?时至今日,史界都无法确定。大多数人将当时的海关驻地——庵江万和桥侧至内关河段,定为庵埠港所在。不推敲以为然,但细想却是有点不以为然,因为庵江比较窄小,虽然老辈人说以前的庵江比现在大一倍,差不多有十丈,十丈也就三十米,表象看三十米够行当时的大船,但除却江两边坡岸,中心剩下无多,而且庵江河床较浅,其实只能停明清时期中小型船只,难以停靠大船,特别是可出洋到海外的红头船、客船(客船即客顶(梅州一地名)的货船),吃水量大,很难帆行进庵江。难道如此著名的港口,当时不停以上所说的大船?这肯定不是的,大船一定有停,那停在哪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弄个究竟,己亥冬日,我走进官路村,因为在民间有赐茶(地名)以前是庵埠大港口之说,赐茶是官路村临韩江的一个角落,东临韩江,公路在西绕堤而过。民间有好多关于赐茶的传说,特别是得名,但当我来到赐茶韩江堤上,见到的只是一处空旷的沙洲和古树木,没有什么建筑物,更没见到有什么码头,有点失望,只能走进该村了解一下。

  一、风景秀丽创家园,围圩筑堤立码头

1

现庵埠镇。

  官路村位于潮安城区东北端,隶属庵埠镇,东临韩江、西南连乔林、西北与仙溪村接襄、北与梅溪相连,人口三千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余人,村域面积0.75平方公里。创村于宋末元初,相传,南宋三杰之一的张世杰,当初护帝昺从潮州府城乘船往崖山,曾在韩江赐茶停留,对船只进行检查维修和补充粮草兵械。停船期间,他见这里风景秀丽,如世外桃源,宜居住、宜种植、宜捕捞,是归隐的好地方,便嘱其手下和家人,今后家国若有不测,可到这里隐居,衍续后代。不久,宋亡,其后人张陇阳为避元兵追杀,遵其嘱,携妻子和三个儿子移居于此,成为创村始祖。

  官路得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因此地处于通潮州府城和揭阳县城的水陆官道口,故取村名官路;二、因旧时赐茶是津渡、驿站,庵埠域内各地百姓到码头、驿站,总是说上(到)官路(古代庵埠人多称驿道为官路),故取村名官路;三、古代这里的渡口是官办的,人们称之为官渡,后村贤者发现“渡”有救之义,不祥,故取谐音字“路”替之,称之为官路,意为通向富贵吉祥之地。赐茶就位于该村东面韩江沙洲跨韩江堤至护堤公路上。

  五十年前,官路还是一座有围墙寨门的村(寨),赐茶位于官路村外,距离官路村(寨)内约三四百米,由肥沃的田野自然分开,随着经济的发展,寨墙拆除,以前的田野现成了厂房和民居,赐茶成了一处群众悠闲赏江景的场所。

  赐茶以前真的是码头和驿站吗?我们先从过去流传于庵埠的一首民谣说起:未有官路张,先有许陇乡,许陇在溪墘,靠津赚大钱,津渡通府城,坪畔是官驿,驿站给人歇,煮茶给客食……这几句民谣,讲的是官路村的沿革,以及古昔这里设有码头和驿站。许陇是庵埠较早设立的一个村,面积比较大,含现在的乔林、官路二村和仙溪一部分,后因时代更迭,特别是清初康熙拆界禁海,许陇乡名消失,大部分地方被乔林、官路二村所代替。创许陇乡者最先是谁,很难考证,口传先为许姓后为芮姓,是活跃于韩江和海上的疍家民,他们依江围圩筑堤建码头和居住点,后慢慢形成村落。后来,其他姓氏见这里不仅利舟楫,还可开垦种植,便相继入住开基。从以上这首民谣,可以看出,官路以前称许陇(现官路村内保留有明代韩江许陇堤一段),在许陇乡韩江边,古昔有一座码头和一个驿站,驿站不仅为过往官员和邮驿提供住宿,替换舟马,还为过往旅客提供茶水,故而人们口传说这里以前是龙溪码头和龙溪驿站的说法都较为可靠。

  在《龙夏李氏族谱》有这样一段记载:“祖在元至正至明宣宗间,以漆器营生,常年往返闽潮,许陇龙溪渡口有榻房存器,便于贮取……”榻房即仓库,古昔,由官方设置的较有规模的码头,多设置有榻房,出租供货主存货。从以上的民谣和族谱记载,可以看出,赐茶古昔是码头,这点应该无疑,在码头边设驿站更无可置疑。因为,在古代有官办码头必有官驿,这是一惯例,也是法定的。再之,据该村收集到的资料和老人们的口述,张氏自宋末创村以来,主要从事的是捕鱼和水上运输业,发展至元明时期,已有造船和打铁作坊。明清时期,鱼苗养殖十分发达,形成产销一条龙,近销闽粤台湾,远销南洋诸国。村内客栈、饭店、商铺林立,生意火爆。明代出了经营红头船而成一方巨富的“德隆爷”,他的红头船船队,就停靠于赐茶龙溪码头,而该村清代的南洋巨贾张先通,人称营宝爷,当初就是在赐茶乘红头船到南洋创业的。该村一直以来设有挑夫社(后称搬运队),为码头装货、卸货、搬运,该搬运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解散。

3

红头船。

  既然这里最初为疍家聚居地,疍家是水上人家,在此设码头,是工作、生活所需,合乎疍家生活习俗。后来张氏到此定居,自创村之始就从事捕捞和水上运输业,应是因地制宜的营生,生意火爆后才有造船和打铁作坊,有造船和打铁作坊说明这里以前很可能是个大码头,因为古代造船厂不仅靠水,更要靠大码头,以方便销售和维修。现官路村还有几位原二轻局属下的潮安县船舶修造厂的退休工人,他们多是世代从事造船业,至今七十多岁的张元斌还在从事龙舟制造,世代相传,说明造船业古昔在该村是形成产业的。还有,过去庵埠有一句俗话:客顶船官路婿(客顶指韩江上游梅县一带),说的是该村与客人多有姻亲关系,因为旧时这里停泊大量的客船,因常来跟村里人混熟而谈婚论嫁,介绍好多姑娘嫁到客顶,这也是该村客顶亲戚多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明代官府就在这里设置厘金局(税务机构),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这里以前不仅是普通的津渡、驿站,而且还是一个大码头、大港口。

  二、岭东水陆要塞,潮州津驿重地   

  古代官方为什么要在此处设立码头、驿站,理由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被眼前的位置和景观所蒙蔽,先还原古昔官路村在各朝各代的状况——

  唐代,也就是千余年前,官路、赐茶,包括江那边的汕头市澄海区大衙村(明前期隶属龙溪都)和韩江下游的汕头市区,不是海边滩涂湿地,就是水天一色之沧海;宋代,八九百年前,随着韩江沙土的冲积,这里地势变高,形成江海交接之天然港湾,北上韩江通府城到客顶(梅州一带),南下大海可通省城、闽淅,还可经牛田洋,入榕江直通揭阳县城,因地理位置独特,一些疍家人在这里搭吊脚楼,作为居住点;南宋理宗时期,潮州剌史、兵马路铁牌总管谢壶山在此设立水军营,为那个在水上飘浮的宋末皇朝保驾护航。据说,宋末帝昺就是在张世杰的护送下,从这里登船出海到崖山的;元代,南下移民增多,随着有序的开垦和对韩江堤围的整治,这里成了临江沿海之码头,为便于管理、接待、通邮,官方在此设立厘金局和驿站,人烟逐渐密集起来,形成村落——许陇。许陇因为有了码头而盘活了经济,迁入居住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到了清初,许陇消失,临韩江一部分地方,成为主要为张氏居住的自然村落——官路村,因该村基本姓张,民间称官路张,现在的官路村村域基本与清同。看来,官方在此处设置码头、驿站,不仅出于战略眼光,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地理位置。

  既然位置所使然,我们先从庵埠未从揭阳析出归海阳县管辖说起。庵埠镇古称龙溪都,相传,古时候这里是沧海,后随着地质的变化和韩江沙土的堆积,形成沙陇水泊湿地,在高处看很似多条巨龙在水中戏耍而被称为龙溪;也有一种说法,这里以前是鳄鱼栖息地,这里的人称鳄鱼为土龙,故称这里为龙溪,无论哪种说法正确,两种说法都离不开水。明嘉靖四十一年之前,龙溪都属揭阳县管辖,位于揭阳最东南方,与海阳(潮安)县交界,临韩江的交界处正好是官路村与海阳县梅溪村(以前,堤上有一座‘海揭交界亭’,可惜后来被毁)。庵埠距离揭阳县城(榕城)近百里,当时,要到揭阳县城有水陆二路可选择,陆路沿桑浦山经陇上(蕉山)绕鸡笼山,经地都过炮台一路往西抵达;水路主要从湖头渡和龙溪渡(赐茶)出发。湖头渡即湖头村,系现在的汕头市金园区湖头村,原是庵埠梅林湖之湖头,故取地名湖头。因山移水改,沧海桑田,梅林湖面积缩小,被田园和民居代替,原此处烟波涾涾的水面沿变成一条小溪,称鮀济河,溪虽小但可经鸥汀关出海,经牛田洋上榕江到达榕城,故而这里依然是一熙攘之码头。湖头渡在明代以前是一个鱼、客、货综合码头,湖头村就是借助此码头才发展成为粤东地区知名的集市,现在依然商贾云集,商贸活跃;龙溪渡(赐茶)在明代中前期以前更是一天然良港,北上韩江通府城到客顶,南下大海可通省城、闽淅,还可经牛田洋,入榕江直通揭阳县城。因走水路较为便捷、舒适,运载货物多,人们载货、出行多选择水路。这二处津渡只有龙溪渡(赐茶)为龙溪(庵埠)都属,故而揭阳县在此设津渡驿站是独占水陆要塞,不仅位置重要,有战略意义,而且方便客、货运,发展地方经济,又可纳税增收,顺理成章之举。按现在说法,这里港湾天然,独占区位优势。

  三、港口兴盛设海关,交通发展古港泯

  庵埠以前是水乡,村村有溪河,且相通,因限于营造技术,无法与韩江相通。明杨琠修韩堤建大监涵后才与庵江相通,薛侃浚疏中离溪后,整个龙溪都江、溪、湖均可相通,大大地方便水上运输,人们包括附近村都百姓,不用走路,在家门口坐船就可到达任何地方,包括出海,水路的方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代名贤林熙春藉此拓建庵埠寨,成了庵埠各方面飞速发展的里程碑,让庵埠成了潮州府新贵!

4

庵埠海关。

  经济的发展促进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到了嘉靖后期,庵埠名震四方,成了粤东地区主要港口、货物集散地,赐茶龙溪码头十分繁忙,每天停泊大量的大小船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在庵埠设海关总口,下辖汕头口、潮阳口、澄海口、达濠口、黄冈口等16个小口。原设于赐茶的龙溪驿站、厘金局撤销。庵埠海关总口设置于庵埠寨前庵江万和桥侧。就因为庵埠海关总口设置于此,后来人们包括笔者多将庵江万和桥至内关河段称为庵埠港,以致真正的庵埠主港被人遗忘而退出学术界的视线。

  这次通过认真查阅相关方志、村存资料、走访长者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赐茶应该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庵埠港之主港,将万和桥至内关一带认为是庵埠港,有失偏颇。因为庵江是小江小河,不能停靠大型船只,而赐茶龙溪码头临韩江这条大江河,能停泊大型船只,而且距离下游出海口只有几公里(当时现状),距离庵埠海关总口办公署只有二公里余,所以我认为当时的庵埠港范围应该很大,应含庵江万和桥至内关河段之万和码头、魏厝(陈厝街)码头、内关码头和韩江边的赐茶龙溪码头,而且有主次大小之分,赐茶龙溪码头应是主港口,因为该码头能停靠大型船只。

  直至现在,好多人认为海关所在地就是主要港口之所在,其实不然,海关是执法管理机构,为出入关口者办理相关手续,不一定要在港口办公,方便人们来办理手续才是首选。如庵埠海关总口设置后不久,后来潮州通判和海阳县丞也驻扎于此,三个部门合署办公,民间称这衙门为三府。为什么清皇朝要在一个都(乡)设置三个级别如此之高的衙门,而不在府、县城设置?须知封建时期县一级就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县衙驻地称为县城,都(乡)不设行政机构,由地方自治。而龙溪作为一个都(乡)却设置三个如此重要的衙门,这仅仅是因为当时庵埠港的繁华吗?不是!主要是庵埠的位置所使然,庵埠人口密集,位于海阳、揭阳、澄海三县交界处,而且临江近海,水路四通八达,大小各式各样的船只都可入港停泊,方便三县附近之百姓就近到衙门办事、打官司,同时也方便船务人员报关通关。庵埠海关总口当时管的不止是庵埠港,而是潮州府各口岸码头,故位置能给办理者、给下属单位方便比主港口重要!所以说不能以海关所在地而断定主港口之所在。

  也有一些人认为清咸丰三年(1853年),汕头妈屿设立潮州粤海新关,庵埠海关总口撤销,庵埠港就消失,这也不妥,当时庵埠海关还在,只是改为小口(派出办事机构),属妈屿潮州粤海新关管辖,后来清皇朝亡,庵埠海关小口随之解散。民国三年(1914年),国民政府在原址再次设立庵埠潮海关分卡,说明民国时期庵埠港依然存在,但位于庵江万和桥至内关一带的码头吞吐量应该减少,因为1904年潮汕筑铁路,通往这一带的溪流架设路桥,桥因与路平,离水面低,稍大点船只无法进入,这就削弱了运载量,甚至失去大码头作用!为什么失去大码头作用,国民政府还要在清海关原址上再次设立潮海庵埠分卡?这说明这里的港口还在正常运行,但能停较大船只的,也只有赐茶码头了,所以说官路赐茶码头是庵埠港主港,半点不过分。

5

图为1921年汕头港码头一隅。

  真正让赐茶码头关闭的主要原因不是海关迁徙,而是地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一次打击是清后期汕头创埠,汕头港设立,下游开发、开垦,出海口拉长至近十公里,水口优势不再,货源南移汕头港。第二次打击是清光绪年间潮汕铁路贯通,大量客货随之转向安全快捷的火车。再之,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大量货物由汽车运载,使得因山移水改成为内陆江上津口的赐茶码头客货量减少。到了1980年后因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赐茶码头失去作用而消失。

  四、津驿消失,遗址留痕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和长者的口述,官路赐茶码头古时称龙溪渡口或龙溪码头,傍边有一所驿站,称龙溪驿站,厘金局也驻于里面。那当时的码头和驿站究竟在什么位置?在官路村党支部书记张为标先生和该村两委领导以及乡贤的带领下,来到了赐茶。赐茶,是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官路村,最临韩江的一处江阔水秀、环境幽静的胜迹,这里古木耸天、韩水如练;韩堤如静卧的长龙,保护着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公路依堤而筑,似罗带缠绕而过,方便四方车辆、行人。来到韩江堤上一处比堤低得多,大约与公路齐平,伸向江中,据说以前是沙洲的开阔地,这里还保留几棵被林业部门列入保护的、树龄三百年以上的古木棉树,张书记等人指着此处说,这就是以前的龙溪驿站,后改为赐茶庵。

  年过七旬,原在潮安县船舶修造厂任设计师的张元斌老先生,拿出一张他凭记忆用手绘就的图纸指点说,新中国成立初庵还在,里面住有和尚,很有规模,有点破旧,占地面积很大,不仅包括现在脚下这片地,还是延伸到现在的公路中央。后来,修堤和扩建公路,堤向江心偏移,庵被拆毁,存这片地一直空置。我看着脚下的这片被堤和公路占去大量面积的土地,起码还存有一千多平方米左右,如果含现成为堤和公路的面积,那起码要加一倍,有二千余平方米的场地,在古代作为都(乡)一级驿站,规模可谓大矣!更重要的是,当接过张老先生手绘的图纸时,更是释然,因为,他绘的古赐茶庵平面图,很有规模,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筑格局不是传统的寺庙建筑格局,也不是潮州民居建筑格局,却是与中原四合院近似。从这一点看,民间所说的赐茶庵前身是官驿,这应该是事实,因为古昔驿站的建筑格局多是四合院格局,而赐茶庵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拆毁,现上年纪之老者都见过,说明现在所指的位置是赐茶庵遗址是正确的,这里以前是驿站的说法也可以成立。

  驿站位置确定,那古码头在哪里,离这有多远?张书记带我往北面堤上,边行边指点,来到距离赐茶庵遗址约二百米的一处江湾处说,老辈人大多说这里就是古码头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关闭的赐茶码头,也就是在这个地方。

  这里江面开阔,水边防洪巨石狼牙交错,据说以前的码头台阶和石板廊台随着江堤的整治,现已成为堤基,今人只能望堤兴叹!其实,历史是留声机,有遗迹的地方总有遗证。码头虽湮灭,但在这里经常出土一些古人遗弃或废弃的生活用品。特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一官路村民在此地方,有一次在无意潜水中,在江底捞到一块重五十市斤的锡锭,消息传出,引来无数村民潜水打捞。据说,几天时间,便从江中捞出百余根锡锭;上世纪六十年代,又在这附近出土一艘宽一米三十厘米左右,长四米多的独木舟;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在官路村属田野上,出土一宽四米多,长约二十多米的古船。整艘船无一颗铁钉,全用铆榫、八字凹槽与突榫铆接而成,这造法应该是唐宋时期的船舶营造法。

6

现韩江。

  以上这些可以说明,官路以前不是沧海就是韩江主河道,后来是水上通道,且据江口要塞,在这里设置码头也是顺理成章之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明代嘉靖中前期以前,这里是揭阳县唯一临韩江之地方,作为一个县最临韩江的地方,在这里设置码头,最合适也最应该,毕竟韩江在以前是潮州府的黄金水道。故而赐茶以前是龙溪渡口,龙溪驿站是完全可信的,赐茶龙溪码头以前是庵埠港主港口,理由可以成立。而目前人们所指的码头位置是否正确,这是次要的,因为官路村临韩江处不足一公里,人们所说的赐茶面积更小,长不足二三百米,这么小的地方,除了码头、驿站,还能存余什么地方呢?所以,将整个赐茶称为古码头或庵埠港主港,半点也不过分!

  五、物换星移,改驿为庵

  这里以前叫龙溪渡,驿站叫龙溪驿站,为什么后来人们称这里为赐茶?就算龙溪后来改称庵埠,也可以庵埠渡称之,却称赐茶,可谓风马牛不及!这是为什么?

  原来,明嘉靖四十二年,潮州府区域发生变化,朝廷在海阳县析出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三都和揭阳县之蓬洲、鳄浦、鮀江三都,计六个都,设置澄海县,又从揭阳割出龙溪都(庵埠)归海阳县管辖,史称“割龙归海”。 龙溪归入海阳后,原揭阳县在赐茶码头设立的驿站、厘金局归属海阳县,为便于开展业务,驿站、厘金局迁至灵和寺旁(万和桥侧)办公,赐茶驿址废弃,成了僧人的落脚点,释界弘法地,称赐茶庵。因地理位置独特,环境幽雅,好多读书人常到这里聚会学习,当时,临村梅溪的翰林院庶吉士郭敬贤和本村(许陇)的太常寺少卿庄琠,青少时期便常在这里读书会友,关于赐茶庵的由来,据说与这二位乡贤有关。

  相传,赐茶庵古称“护国寺”,建于明中后期,由原来的古驿站改建而成,中原四合院格局,内设观音殿和关帝殿。据说,驿站撤后,土地回归官路村,当时僧人成安偑云游至此,便在此借住持修,因他是得道高僧,慢慢地在他的影响下,驿站变成香火旺盛的一方净土,俨然成了寺院。为了弘扬佛陀普渡众生的慈悲精神,官路村乡绅同意成安偑将此处改为寺院的请求,因此处曾是张氏先祖世杰公,在宋时护国保主至此歇息之地,故官路村绅士建议成安偑将此寺起名为“护国寺”,以此纪念保主护国的宋末名相张世杰以及其他殉国将士,并在 “护国寺”内立张世杰神位,成安偑遵嘱为之。该寺在明清时期名声显赫,系本地一处人人皆知的胜景。

  当时,许陇有一穷秀才叫庄琠,经常到该寺借住读书,成安偑见他家穷不仅不嫌弃,答应他来寺中居住读书、免费提供伙食,还常常拿钱拿米救济他一家度过生活难关。后来,庄琠高中进士做了知县衣锦还乡,来寺中报答成住持知遇之恩,想不到成安偑法师已圆寂,庄琠很是痛惜,正要转身出寺山门的时候,忽听到有人溺水的呼救声,原来,一旅客行到这里喉干,想到江中掬水解渴,因体累堤坡较崎,脚踩空翻滚下江,幸得当时人多,马上救起捡回一条命。庄琠目睹此景,很是同情这些过客,遂将准备捐给成住持的银两,捐给该寺,让寺里和尚每天煮茶水免费给过往旅客解渴提神,并再三说如若有人问茶水何来,就说佛祖所赐就好。和尚依庄琠所嘱,每天按时煮茶水招待过往旅客,得到茶水饮用的旅客临行多要向寺里和尚道谢,和尚总说:“免谢、免谢,这是佛祖所赐。”慢慢地,人们将这个地方称为赐茶,“护谷寺”也被称为“赐茶庵”。

  另一种说法说的是,郭敬贤郭翰林有一次在宫中与皇上行棋,忽然,皇上掉了一根头发,郭翰林见状关心说:“皇上忧国忧民,日理万机,忙得龙发都无故掉脱,要保重龙体呀!”皇帝听后轻叹一声道:“大命天降,不得不劳!”说完望了望身边,见内侍不在,摇摇头说:“做皇帝真是烦,连掉一根毛发也要捡起收藏!”郭翰林接口说:“皇上是天下之主,是真龙,龙发关呼龙体,龙体关乎国运作,历朝历代的皇帝,掉下的龙发都要收藏保护,这是祖例,不烦、不烦,等内侍过来拿去收藏!”这时,内侍拿着黄锦匆匆过来,将毛发包于锦中,准备拿回宫中收藏。皇帝忽然阻止道:“这条毛发就不藏于宫中,赐给郭爱卿罢!”郭翰林听后忙跪倒三呼万岁,谢主隆恩。数个月后,郭翰林又再次应召到皇宫与皇上行棋,行无几个回合,皇帝忽问:“郭爱卿,朕上次赐你的毛发你有收藏吗?”郭翰林听后一愣,因为上次皇帝赐他龙发,他以为皇帝跟他开玩笑取乐,回家后将龙发藏于书册上,这时,见皇上如此认真地发问,知实说有欺君之嫌。皇帝以为他听不到,又重复一遍,再问。为了保住身家性命,郭翰林只能见机应付,见皇上再问,他忙答道:“皇上厚爱,赐我龙发,微臣接后,马上派家人送回潮州老家,并在天开山建‘护发(法)寺’供奉皇上之龙发!”皇帝听后很高兴:“天开山、护发(法)寺,护发、护发,护朕之毛发,对吗?”郭翰林奉承道:“原本以皇上龙发之发命名护发寺,后想这样做冲撞龙体不妥,故取同音字‘法’替之!”皇帝听后赞赏道:“护法、护法,护持正法。寺名起得好,有内涵!难得爱卿一片忠心,日后朕派钦差下去看看,代朕朝拜我佛。”

  郭翰林知这次为应付马屁拍得有点过头、惹祸,怕皇上真的会派钦差到潮州察看,只能再想应对办法。匆匆回到住所,忙找皇上所赐之头发,但翻开所有书册都找不到,只能拔下自己头上的一根头发,装进一小瓷瓶中,后用火蜡封住,叫来家丁,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吩咐,家丁星夜飞奔回潮州海阳梅溪郭家,在郭氏族老协调下,官路张氏族老同意赐茶堤上立一石碑“天开山”, 将废弃的驿站改为“护法寺”,收藏有皇上龙发的瓷瓶请进护国寺供奉。费用由郭敬贤负责。后来,钦差来察看,回宫后如实奏君:有“天开山”“护法寺”“龙发瓶”。皇帝见郭敬贤没有欺骗他,龙颜大悦,赏赐他一大笔钱。郭翰林将皇帝赏赐给他的那笔钱捐给“护法寺”,并对和尚说:“这是皇帝赏赐的,寺该修缮的就修缮,存下的钱节约用,每天煮些茶水,免费供过往旅客消渴解累。”“护法寺”和尚依他所言,修缮寺后将存余的钱用于煮茶水,招待过往旅客。因这些钱财是御赐的,当人们问起免费茶由来时,和尚总是回答“这是御赐的”,慢慢地,人们将这里称为赐茶,“护法寺”也在人们口传中变成“赐茶庵”。这故事是真是假?难考!但在庵埠有一句熟语:“呾做天开山块去”或“呾做天阿开块去(意思是:荒谬)”,就源于这个故事。还有,郭翰林为什么寿短,三十六岁便归天国,据说就是将自己的头发冒充皇上龙发,接受众生朝拜所致!

  以上是赐茶一名由来的传说,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但故事离不开护堤、码头和驿站,所以,赐茶以前是码头和驿站,是庵埠港主港,无可厚非!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赐茶早在宋代就是海边的一个军事码头,后来成了繁忙的龙溪渡口和龙溪驿站;到明末清初,驿站迁撤改庵,码头成为红头船、木材、竹排、石材等大件物资的装卸点,为庵埠古港的主港;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因公路等交通业的发展才慢慢失去其功能而消失。故而可以断定,龙溪渡口和龙溪驿站古昔就设在赐茶,而它的设立关键在于地理位置之独特。明清时期庵埠港的设立,是以龙溪渡(码头)为依托设立的,可以说没有赐茶,就没有庵埠港的繁华!

  为什么庵埠海关史有载,这么重要的津渡、驿站,官方志书却无载?笔者认为:一、可能与编志者喜好有关,古代地方编志重人文,经济和基础设施较少收录;二、庵埠昔属揭阳,后归海阳,移交之时一些资料佚失,编志时斯方以属别的地方管辖,与我方无关而放弃。而隶属地在编志时,不知情,无录入而遗漏;三、庵埠以前只是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都(乡),不比现在的基层乡镇有机构、有级别,府县修志书收录的主要是该都(乡)的沿革和疆域以及村落设置,其它的根本难以录入。以上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故官方志书无载很正常。

  本文以官方志书、族谱记载和官路村乡贤口述作为佐证,关于赐茶码头是庵埠港主港,这一点虽然有点证孤力薄之嫌,但如实述之,权当抛砖引玉。同愿这篇文章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今后有大量的资料出现;祈愿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毕竟这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潮州府志·光绪版》《广州海关志》《庵埠志》《龙夏李氏族谱》《官路沿革资料》。

  口述者:张良强、张元斌、张为钿、张文松、张松钦、张训深、张瑞廷、张文波、张泽辉、张文远、张良树。

 

  (注: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以上图片均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