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西堤滨水景观设计文商旅创意,激活广州文化IP(1)
2024-03-24 上午 09:58   作者:王河、刘琼琳、朱永业   
分享

1.1西堤文化IP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为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扩大城市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城市IP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IP将城市的“精、气、神”高度概括浓缩于一身,有精准、有力及意涵丰富的传播效力,其效应亦正逐步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助力城市不断前行等方面得到印证和彰显。

  中国广州西堤是十三行旧址,曾是广州最著名、最繁华的中西商贸区,见证了百年来广州商贸发展历程和革命历程,有着深厚的商贸和文化历史底蕴。片区内有粤海关旧址、广州邮政博物馆、广州文化公园(十三行遗址)、沙基惨案纪念碑等,业态以电子配件批发为主。场所活力不足。。

  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及规划,广州具有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赋予了历史性的使命。城市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载体和核心要素,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何振兴西堤,保留广州人乡愁,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打造西堤滨水文商旅创意带,激活广州文化IP,转化为城市的竞争优势,成为广州打造文商旅活力区的重要内容。

  广州西堤一带的历史演化过程是广州城市发展史书的重要一章,它涵盖了广州由古至近现代的水上丝绸之路商贸史、海关史、抗争史、革命史和空间变迁史等,在西堤空间演化中诞生、隐匿与消逝的水道陆岸、人物事件、风俗活动与建筑设施等文化景观均是广州城市变迁的实物见证。这些文化景观承载着广州滨水城区近百年的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革命文化等的繁荣发展史。

 1

  根据《广州市珠江北岸(沙面岛至海珠广场片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广州市荔湾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荔湾区滨水片区的具体规划发展要求,广州荔湾将进一步提升珠江北岸及其周边空间的整体发展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设计研究一方面将围绕西堤一带的地域文化对当前西堤滨水广场及周边空间进行文化赋能,提升荔湾文商旅活力区的文化内涵与空间功能;另一方面,设计研究过程中统筹推进,整合分析当前广州西堤一带的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由此推动广州西堤沿江空间的格局、经济、设施、交通、服务与环境等多方面的更新调整与整顿治理。

2

白鹅潭商务区轴线

3

岭南文化核

 

2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广州西堤滨水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2.1广州西堤

  广州西堤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沿江西路一带,空间平面呈东西向。1655年至1658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期间代表团成员约翰·尼奥霍夫(Joan Nieuhoff)在经过广州时记录了当时广州古城内外的空间布局和日常活动等景象,并在回国后合作绘制了《广州城的平面图(Plate forme de la yille de Kanton)》。地图中左下角处正是如今西堤一带,但该时期并无“西堤”的概念。西堤及其周边空间在17世纪仍是一片浅海滩,空间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自然堆积状态,陆面尚未成型。

 4

 图2-1 1650年代广州城平面图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西堤”空间概念的出现源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长堤修筑工程,长堤大马路在完工后不久被划分为5段,西堤大马路为其中的一段(图2-1)[5]。原西堤大马路位于荔湾珠江边,范围东至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西接沙面,紧邻沙基、白鹅潭等,西堤大马路后于1981年改名为沿江西路[6]。本文“广州西堤”指代原西堤大马路的具体空间及其周边陆面、水体、建筑等有关附属场所,而“广州西堤滨水空间”则指代当前广州西堤片区中由人民桥底至爱群大厦、东西向长约700余米的临江滨水带。

5

图2-2 西堤大马路范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2.2.1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一般指在特定范围中的地理区域或空间,而“地域文化”则是指在特定地理范围中由该地区自然及人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受地理环境、政治管理、经济生产、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各地区间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如广府地区传统建筑和潮府地区传统建筑间的形态差异。而由于广府与潮府之间在地形、气候、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艺、宗教、饮食等多个方面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广府和潮府地区传统建筑共同促成并反映了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因而地域文化具有区域性、差异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2.2.2 地域文化构成

2.2.2.1 自然文化要素

  地域文化的自然文化要素指的是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与特定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自然文化包括地理地形、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自然环境要素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并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当前广州西堤空间处于沿江地区,这种地形使广州西堤片区与渔业、海洋贸易和海洋文化等相关联,形成独特的水岸文化。

2.2.2.2 人文文化要素

  地域文化的人文文化构成要素是指与人类活动、思想观念、社会组织等相关的因素,人文文化包括了历史事件、价值观念、传统风俗、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艺术文学等多个方面。吴良镛院士认为,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7]。这些人文文化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特色,并反映了人们在特定地域范围中特有的精神追求、创造力和社会实践。如广府水乡居民对妈祖的积极信仰,由此延展出了妈祖诞等风俗节日活动,并逐渐成为广府的文化IP之一。

2.2.3 地域文化功能

  地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象征,它还具备了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2.2.3.1 促进身份认同

  地域文化是人们认同自身所属地域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相近的语言、饮食、价值观念和习俗活动强化社区意识,并增强人们对所属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2.3.2 增强凝聚能力

  地域文化对调节社会关系有一定的作用力,是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强调地域文化意识可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

2.2.3.3 价值观念传播

  地域文化承载了一定的价值观念,这对个体和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有指导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使人们传承和弘扬地域的优秀风气与品格。

2.2.3.4 加强城市形象

  地域文化是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中产生相互影响、借鉴的效果,由此增强城市文化形象与影响力,推动各地区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发展。

2.2.3.5 推动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城市经济资源之一,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从地域文化中延展出的产业链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2.2.4 地域文化表达

  地域文化的设计表达可将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等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大概研究思路为历史文化背景研究、采用地域特色元素、结合环境影响、保护传承创新、加强空间参与互动等。即深入研究目标地域的历史、地理、民俗、风俗习惯等,发现文化内涵和特征符号并提炼融入设计中,注重环境适应性,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注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使设计作品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性和审美性。设计积极推动游客与居民参与场地建设中。

2.3 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2.3.1 滨水景观概念

  滨水景观是指位于城市水体边缘地带,如河岸、湖畔、海滨等空间的景观,是滨水空间的重要点缀,其中包括沿岸的水体、植被、步道、休闲设施、遗产景点等景观。

2.3.2 滨水景观功能

2.3.2.1 文化功能

  滨水景观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本身或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方,滨水景观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可充分发挥滨水景观在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2.3.2.2 社会功能

  滨水景观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的同时,美观、特别的滨水景观可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由此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2.3.2.3 生态功能

  滨水景观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利用滨水景观保护河岸植被、湿地和水生生物等,可进一步改善水质、净化环境,维护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3 滨水景观表达

  滨水景观的表达方法多样,如生态修复、展陈设计、植物配置、艺术装置、照明设计、设施设计和边界设计等。通过对滨水景观的合理选择与布局,对景观元素进行多种手段多种形态的组合,形成具有地方因素的景观展现形式。

2.4相关研究理论

2.4.1场所精神

  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将“场所精神”定义为一个地方的独特的、非物质的、情感上的质地,场所精神由物理环境、文化传统、历史记忆以及人们对某地方的感知等因素所共同构成的[8]。本文注重场所对人的直观体验及感受,利用植物配置、意境营造等景观设计方法,对广州西堤滨水空间的精神氛围进行提升,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精神共鸣。

2.4.2符号学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符号是语言中的词语、图像、符号、手势等元素,而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标记,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象征性[9]。语义学方法是分析符号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符号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关联中可进一步获得符号的含义,并加以设计转化为新的符号形式。本文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对西堤地域文化元素特征进行符号提炼,并转换融入设计当中。

2.4.3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包括了环境感知、环境认知、环境互动、环境适应与环境行为等内容,环境心理学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关系。本文结合环境心理学,利用调查与测算获知不同背景群体对当前西堤片区相关方面的心理感知、认知等情况,并通过景观设计调节与影响人的行为、情绪和认知。

2.5本章小结

  本章首对“广州西堤”的空间概念进行了背景简述与名词范围界定。其次,本章对“地域文化”、“滨水景观”的概念、功能等进行了概述,总结出两者的设计表达方法。最后,对本文借鉴的场所精神、符号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理论进行举例说明。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李麟学.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整合[J].时代建筑,1999(03):83-87.

  [2]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园园林.2004(09):30-31.

  [3]曾茂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

 

  作者简介:

  王河,国际院士,博士、博导;广州市政协常委、王河委员工作室负责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东省城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城市与建筑设计专业组专家委员,广东省城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生态景观与公共环境专业组专家委员,广东省城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专业组专家委员;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