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活化致力“老区苏区红色文化”深度挖掘(2):“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那些记忆
2019-07-01 上午 02:30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彭野   
分享

  编按:革命先辈的足迹遍布南粤大地,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深深地融入众多红色遗址遗迹之中。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南粤古驿道活化注重红色遗址遗迹的修复利用,近日本网刊载省自然资源厅撰文《2019年广东省财政古道保护资金96.7%投入老区苏区——广东省帮扶老区苏区发展系统政策有望近期落地》就是很好的明证。

  而在这其中,对于闻名遐迩的“省港文化大营救”、事关重大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以及从实际出发的“寻乌调查”等的再挖掘和再复活则是典型代表。当然,以南粤古驿道活化为契机修复利用的红色遗址遗迹远不止这些,很多业已成为我省传承缅怀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活动基地。可以说,南粤古驿道活化对于“老区苏区红色文化”的复兴功不可没。

 

  摧不垮、打不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裁缝店,梅州大埔的永丰商号、棣萼楼,潮州市区卫星二路,汕尾陆丰碣石玄武山、陆丰金厢等景点游人如织,成为时下“网红打卡点”。然而,80多年前,这些曾是“无声的战场”,每天都在演绎着隐蔽战线上现实版的《碟中谍》。

  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摧不垮、打不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

 

  危难之际组建地下交通网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与各革命根据地联络的南方交通线由上海中共中央机关经香港、广东汕头、大埔、福建闽西汀州到中央苏区红都江西瑞金,由中共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

1

“中央红色交通线”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网络)

  早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就认识到建立全国性秘密交通网的重要性。8月21号,中共中央便发出《通告第叁号》,决定在中央所在地设立中央交通处,在上海设立交通分处,作为中央与南、北局及浙江间交通的总枢纽。1928年,中央专门设立外交科,组织交通网与各地联系,并同时开拓了北方线、长江线、南方线。由于处在国民党政府的极端白色恐怖之下,各地交通线和交通站经常被破坏,交通人员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甚至牺牲的危险,因此,这些交通线、站极为隐蔽,且很不稳定,经常发生变化。在1930年到1934年的4年间,始终保持运作的交通站只有三个,即上海总站和香港、汕头中转站。而连接着这三个站点的线路,便是在中共秘密战线史上享有盛誉的沪港粤“中央红色交通线”。

 

  自“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的干部达200余人

  “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联系、护送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国民党军数次“围剿”中央苏区这样重要的情报,就是通过这条交通线传递的。交通线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向中央苏区输送物资。据不完全统计,这条交通线先后输送食盐、布匹、药品,以及电器、印刷、军械等物资有300多吨。此外,这条交通线还担负着把中央苏区在斗争中缴获的黄金、白银、现钞交给党中央的任务。

2

“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的部分领导人名单。(图片来源自网络)

  “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过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博古、聂荣臻、刘伯承、左权、李富春、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张闻天、王稼祥、李维汉、邓颖超、蔡畅、邓小平、杨尚昆、陆定一、王首道、瞿秋白等,以及多位国际人士(如李德),也护送过无线电设备、技术人员及著名文艺工作者,以及苏区300万人民每年必需的食盐(价值900万元)、布(价值600万元)和其他苏区紧缺物资。从1930年到长征前,由这条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干部约有200多人。

 

  交通员是中国革命史上的无名英雄

  红色交通线是广大交通员们用双脚踩出来、用血汗浇灌出来的。他们冲破敌人的白色恐怖和重重障碍,担负起传递文件、指示、情报,接待过往干部、人员,带送款项、物资等艰巨任务,忠于职守,前赴后继,不惜献身,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无名英雄。

  对交通员的选择无疑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交通员要求有很强的党性,丰富的对敌工作经验,而且身体必须健壮,思维缜密,有一技之长。此外,交通员还必须与各色人等打成一片,懂得当地“行话”,以便混入人群之中不容易被人察觉。同时,在每次行动之前,他们都要准备好一些能自圆其说的“ 托词”,通晓各种隐藏文件、金钱和重要物质的技巧。

  担任东江特委联系省委的交通员谢金顺,1933年遭叛徒出卖在汕头被捕,受尽火烙等酷刑,仍始终保守党的秘密;从贫农成长为共产党员的潮城交通员张姆,1934年1月祖孙三代被捕,小孙子年仅9岁,她面对酷刑,毫不动摇;澄海下堡乡龙秋地交通站,1933年4月遭敌人破坏,双目失明以卜卦为掩护的交通员陈惠丰在临刑前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穷人自有雪仇日!”16岁的女交通员黄秋富怒斥敌人,视死如归,浩然正气,谱写了各地交通战士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了各地的城市红色记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不少交通员加入长征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牺牲在长征中,也有一些人跟着共产党一直走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35年前后,这条“摧不垮、打不掉”的“红色交通线”,最终在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彻底中断了。

 

  南粤古驿道活化助推“红色交通线”成为传承革命精神重要活动基地

  如今,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裁缝店,梅州大埔的永丰商号、棣萼楼,潮州市区卫星二路,汕尾陆丰碣石玄武山、陆丰金厢“摇身一变”成为了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大埔县青溪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大埔中转站和秘密仓库、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秘密交通线交通站旧址(潮州市区卫星二路交通旅社)、汕尾陆丰碣石玄武山红二师作战指挥部、陆丰金厢周恩来渡海处等革命遗址遗迹景点,成为时下“网红打卡点”,游人如织。

  这些逐渐被唤醒的红色遗址遗迹成为了城市的红色记忆。

3

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图片来源自网络)

4

5

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内景。

  其中,海平路“红色秘密交通站”旧址经修缮布展后,以图文介绍、实物展示、情景再现和光影展播等形式,全面展现了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据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张如强馆长介绍,陈列馆正在着手搭建数字平台,未来打算再建造一个数字陈列馆,拓展管内空间;还将出版陈列馆的宣传小册子,把展览品及其背后的历史都印成宣传册;拍摄与陈列馆历史有关的纪录片,更加方便大家了解这座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 

6

平远县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路图。

7

汕头大学、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三所大学学生参加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

  “红色交通线”其中一条支线是“上海—香港—汕头—潮安—松口—梅县—蕉岭—平远—江西”,平远是这条支线进入江西的最后一站。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梅州·平远站)首站赛事中突出“红色因素”,主题是“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大学、嘉应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三所院校师生自发组织前往梅州平远参加本站比赛。出发前夕,他们在各自所在地的红色遗址进行了宣誓仪式,宣誓地点分别是: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大埔县青溪镇汀江河畔的“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旧址、潮州市意溪潮汕火车站旧址(作为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的重要中转火车站,它见证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众多革命先烈的光荣足迹)。他们将“红色星火”聚集到梅州平远,三面宣誓的旗帜也被收藏在梅州平远博物馆进行永久纪念。来自汕头大学的参赛运动员张德昕表示:红色文化与定向运动结合可以更好地亲身体验革命前辈当年奋斗的足迹。这种“体育+红色”“体育+旅游”的形式也能更好地向年轻一辈宣传历史文化。

  通过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中央红色交通线”逐步成为我省传承革命精神重要活动基地。

 

  参考文献:

  1.《检察风云》2007年第19期《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 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