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2023年度)获奖项目展播:中央红色交通线(梅州大埔段)
2024-04-20 上午 10:16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自然资源”   
分享

  项目名称:

  山乡新巨变—中央红色交通线(梅州大埔段)沿线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实践

  设计单位: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类别:

  职业组-景观类-一等奖

  项目情况介绍:

  中央红色交通线由毛泽东、周恩来精心策划,到1933年初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前后成为通往中央苏区的唯一交通线,运送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200多名老一辈革命家,被称之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线路由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州、大埔、闽西直达瑞金,广东省内的(梅州大埔段)是最为艰险的一段。

  中央红色交通线被列入新版的中共党史,受到国内党史和文化遗产类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有关中央红色交通线真实地理走向、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苏区之间的联络交通方式、重要领导同志通过交通线进入苏区的具体细节等方面的研究甚少,甚至存在个别研究结论彼此矛盾的情况。

  在此背景下,202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安排,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线路走向考察工作,首次较为全面地考证出中央红色交通线相关重要节点和真实地理空间线路走向,摸清沿线相关的红色遗存情况,挖掘出一大批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故事,让这条隐秘而伟大的交通线得以重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过程参与交通线的发掘保护工作,并立足于梅州,开展大埔县(青溪镇、茶阳镇)交通线规划、设计工作,历时2年,共完成约33km的线路保护修复、4处交通员故居修缮、3处重要展馆活化、以及伯公凹闽粤交界处等6处景观节点建设,串联起沿线十余个村庄。

  项目设计特点:

特点1:以小见大,用小空间、小设施展现大历史、大风云

  本着对老区苏区既有空间肌理的尊重与敬畏,操作中以“微设计”的手法轻介入,坚决避免大改大建。一个标识、一条坐凳、一棵古树,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无限大的供人们思考的空间。以小见大,“小的”是空间载体,“大的”是情感共鸣。

1

图为通过坐凳、标识、古树等形成小场所,提供感悟历史空间。

特点2:以文塑景,用原真性文化语言绘就最真实历史场景

  本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的追求与热爱,操作中以“零设计”的手法轻介入,采用“最原始”“最直观”的方式,将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搬运到乡村实景中,使仅存在于史料中的故事、事件原原本本融入到乡村景观中。以文塑景,我们不生产“美”,我们只是博物馆的“搬运工”,用“做减法的零设计”,联通历史与未来。

2

3

4

特点3:以用促保,用多元使用场景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本着最好的保护利用方式就是融入日常生活习惯的理念,操作中以“大设计”的手法进行集成与置换,基于使用者角度,充分考虑村民与游客的需求,对交通员故居、交通站等“老建筑”进行修缮,将功能置换为“村民活动中心”“红色文化展馆”等;新建守望者瞭望塔,既作为守望森林安全的监管设施,也是感悟艰辛革命的静思空间,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活动场所。

5

  图片展示:

  通过点的塑造、线的串联以及面的整合将散落在空间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场所即是历史,将红色文化写在大埔土地上。

6

  让“小”节点彰显”大”风云:以省界伯公凹、沙岗头码头等小空间的打造,形成文化节点。

7

8

  让“老”建筑焕发“心”活力:大埔中站、青溪小学、棣萼楼、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江如良故居等提升为交通线展厅,成为感悟历史的场所,体现出新时代活力。

10

  让“旧”农村拥有“新”气象:以项目为契机,推动乡村设施(森林防火塔、乡村公厕等)提质升级。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广东自然资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