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禄步墟的码头往事
2018-09-22 下午 02:4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肇溪文化公众号   
分享

  滔滔西江,自西东奔。西江水道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最早通道,是广府文化的起源之道。宽阔的江面和平稳的水流让西江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成为了最佳的商贸通道。繁荣的水路运输造就了两岸众多的商贸小镇。

  在肇庆市高要区就有一座因西江水路而繁荣的禄步镇,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节点。在禄步镇靠近西江近一公里的岸边,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多个古码头,而每一个码头都有其不同的功能。这些码头见证了禄步墟的兴旺与繁荣。今天,驿道君就为大家讲述它们的故事。

  禄步镇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西北部、西江中游北岸,正好处于德庆、云浮、高要三县(市)交界处。禄步镇始建于明末清初,但它的名字来源却有两种说法:一说因距肇庆仅六甫路(一甫路为5千米)而被称为“禄步”。另一说则称禄步之名与壮语有关,禄是壮语陆地之意,步是埗头(码头)之意,合起来就是河流中的陆地码头。虽然两个说法不一,但都说明了其在西江商路上的重要性。在明初,这里就形成了四乡汇聚的埠头,是水路和陆路的中转站。

1

2

图为墟镇中随处可见的骑楼街。

  禄步镇周边物产丰富、双马菠萝、贡柑、巴戟、佛手、松脂、桂皮、香粉、木薯、番薯、竹木制品、中草药等都是当时来往客商争相抢购的货品。镇内的大街一边是山民出售山货(桂皮、中药材、竹木制品等),一边是下江人出售工业品、小商品、盐巴等生活必需品,形成了互补和易物交易链,催生了以出售中草药和坐堂治病同店的山草药铺。

3

图为墟镇中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山草药店。

  在禄步镇靠近西江近一公里的岸边,分布着多个码头,为人流、货物落货提供方便。这些至今仍完好保存的古码头,每一个都有各自的功能。这些码头见证了禄步墟从明代至现代的兴旺与繁荣。

  古镇最东北面的码头被称为盐埠码头。禄步镇位于内陆,需要靠海岸地区提供当时属于珍贵商品的食盐,周边地区也需要大批的食盐,因此专门设置了一个码头专是运输食盐,在枯水期,挑夫需要把一担担的食盐挑上约八十级的石阶。岸上一棵超百年的无花果是这座码头的标志,也是挑夫和附近居民乘凉的首选地。

4

5

图为盐埠码头。

  往南是永丰隆码头。据古镇居民(老人)说,这个码头是因背后的永丰隆茶楼而得名。因永丰隆茶楼在古镇历史悠久,名气大,妇孺皆知,久而久之,就把这个码头称为永丰隆码头。永丰隆古码头设计独特,其步阶呈十字布局,即到了中部有左右两边支步阶分流主步阶,同时可扩宽货物、人流的分流量、存放量,从视觉上减轻码头挑夫的疲劳。

6

7

图为永丰隆码头。

  接着便是被称为大码头的客运码头,这座码头在古时又被称为猪仔亭码头或是省港澳码头。大码头是禄步墟最古老码头,至今其石阶还保留有明代铺设的红砂岩石级。清末民初就有客运船只直通省港澳等重要商埠,是肇庆西江重要的客运站点。

  大码头也是山里人出外谋生的重要节点,曾有多少父子、夫妻、兄弟、同学、情侣等亲朋在此挥手抹泪告别亲人,踏上不知福祸的轮船,走向人生的前途:有些人为了生计,在此乘船,踏上漂洋过海、骨肉分离的茫茫路,有些幸运人经过努力发家致富荣归故里,有些不幸人却永远留在异国他乡,只能梦里回到当初的上船码头......

  被磨光滑的红砂岩石板,积淀了太多的辛酸与快乐,变得苍桑沉静,日复一日看着滔滔不绝的江水东流,无私地承载着众人的脚步。

8

9

图为客运码头。

  过了大码头就是卖叶地码头,周边的山民多种植冬叶、芒叶、槡叶,他们收成之后就会拿到这里销售,而商家收购之后就立马装载到货船上,因此大家习惯上称其为卖叶地码头。

10

11

图为卖叶地码头。

  最后便是牛墟码头。在农耕社会,耕牛(黄牛、水牛)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牛墟码头是西江流域中上游及附近四乡耕牛的集散地。因此每到墟日,这里便百牛云集,蔚为壮观,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12

13

图为牛墟码头。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建设的多元发展,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禄步墟码头日渐息微,仅剩下隔江的四乡村落走水路。昔日沿江大街小巷、码头食肆人来人往,货如轮转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

 

  (原文刊登于肇溪文化公众号,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