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坪石青年重走长岗岭古道:重温革命历史,缅怀抗战教育精神
2020-05-05 下午 02:00   作者:何昆亮   
分享

  5月4日上午,乐昌市坪石镇三星坪村委会主办了“重走长岗岭西京古道,凭吊工农革命军坪石大捷战场,缅怀中大工学院抗战教育精神”活动,来自坪石镇爱心协会、坪石镇商会的团员青年,村委会下辖各村青年,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50余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乐昌市工商联党支部、坪石镇商会党支部组织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1

图为启动仪式会场。

  在简短的启动仪式上,三星坪村委会书记致辞、乐昌市爱心协会会长以及商会会长作了动员讲话。随后,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介绍了朱德领导工农革命军在长岗岭主战场取得“坪石大捷”的历史,介绍了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在三星坪村的办学历程,使大家了解了一些背景知识。

2

3

4

图为三星坪村后的长岗岭西京古道。

  上午10时半,在出发仪式后,在三星坪村委会集合的一百多名队员,沿着指示旗帜开始重走长岗岭西京古道之行,历时一个半小时,走完全程约4公里。

  西京古道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太守卫飒倡导修筑了一条道路,自含洭(今英德县西)起,途经浈阳(今英德县东)、曲江、凤田岭(今乳源县境)、深源入今乐昌市云岩镇出水岩、梅花、关春、官竹山、吴塘、七姑滩、武阳司、武阳桥、三拱桥,达湖南省宜章县至郴州,乐昌境内80余公里。西京古道是岭南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干线之一,昔为商贾,行军要道。西京古道到武阳司后,往右岔入长岗岭,过观音桥,经三星坪到坪石街,与宜乐古道神头岭相连。

5

  长岗岭古道地处粤湘交界地带,地势险要,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夺取宜章,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建立湘南苏维埃政权。国民党独立第三师许克祥部前往“进剿”,以两个团布署在岩泉,两个团部署在坪石、长岗岭、武阳司、栗源一线,另以教导团、补充团留守坪石街。

  1月31日,朱德部队在岩泉消灭许克祥部两个团主力,击溃栗源之敌,乘胜追击至董水头村,许部残兵已逃过河对岸。因天色已晚,是夜,朱德部队在董水头村宿营警戒,许克祥残部收缩在长岗岭一线,构筑工事,妄图凭险抵抗。

  第二天,朱德部队兵分两路,主力从武阳司过河,走大路正面进攻长岗岭;农民赤卫队从牛井坪过河,侧面进攻;王光佑率领的一营,则悄悄占领了长岗岭的制高点。上午九点钟,战斗打响,工农革命军三路夹攻。敌军在长岗岭无险可守,很快便败下阵来,向坪石街溃逃。朱德部队一路猛打猛冲,不让敌人喘息,乘势冲进坪石街,将猝不及防的另两个团一举歼灭。

  这一战,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宜章县、坪石皈塘农民武装,歼灭了国民党独立第三师许克祥部六个团,缴获各种枪支一千余支,迫击炮和三十多门,其他军需物质一大批,史称“坪石大捷”。

  长岗岭古道上的石拱桥: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

  “宜章暴动后,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祥率部由坪石来进攻我们。我们的同志和广大群众对许克祥是恨之入骨的,听说打许克祥,士气空前高昂,个个争先恐后。许克祥把他的六个团摆成一条长蛇阵,这就便于我们各个击破。所以,战斗一打响,我们很快就把他先头的一个团打垮,紧跟着追击下去,一路走,一路打,把他的六个团一个一个地都打烂了。我们追到坪石时,敌人已溃不成军,乱作一团。坪石是一条峡谷,且无交叉道路,敌人只能沿这条峡谷逃窜,我们就一直追下去,追到乐昌河边,再不能追了才停止下来。这一仗打得很好,我们抓了很多俘虏,其中有一部分补充了我们的部队。特别是在坪石,把许克祥的后方仓库全部缴获了,补充和武装了自己,不仅得到了机关枪,而且得到了迫击炮和大炮。可以说,许克祥帮助我们起了家。 

  歼灭许克祥部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湘南。湘南各县的地方党组织就来和我们联系,要求建立地方武装。我们支持他们。首先是帮助宜章县组织一个地方团;我们攻下郴州后,又帮助郴州组织了一个团。之后,我们相继攻下耒阳,资兴、永兴、桂东、汝城等县城,茶陵、安仁、酃县也举行了暴动。共有十一个县的群众行动起来了,并且组织了自己的地方武装,在地方党的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这就是一九二八年初的湘南暴动(当时称年关暴动)。”(引自《朱德回忆录》)

6

  三星坪、新村工学院:烽火中的工业救国教育

  三星坪,又名三村坪,梁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分梁化县北置平石县,三星坪是平石县遗址;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平石县并入梁化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梁化县为乐昌县,平石,民国时期写作坪石。三星坪村在武水河北岸、宜章河流入武水的河口处,长岗岭古驿道从村北通过,西南去武阳司村4公里,东北去坪石街4公里。民国29年(公元1940年)6月动工修建的坪连公路从村前经过。 

  随着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走向深入,长岗岭西京古道上又一段抗战时期教育史浮出了水面。1940年秋,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再次奉命迁校,迁入粤北山区坪石。在坪石四年多的日子里,中大师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在极度困难中坚持科研学习。而这条古道,也是坪石老街中山大学校本部经三星坪中大工学院到武阳司中大法学院的一条道路,曾留下李达、王亚南、梅龚彬等人及工学院、法学院、农学院等师生的足迹。

7

图为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码头。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部、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学系就设在三星坪村。工学院在一江两岸的村边建了25座简易校舍,有教室、男生宿舍、膳堂。建工系主任虞炳烈设计了全院及全校的临时校舍,利用当地廉价的杉木板、杉树皮、竹竿、竹笪,用最低成本的材料打造“用鱼鲮板之工程,用竹查之工程”,建造校舍。机工、电工两系在村里租了两间民房作女生宿舍。建筑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在新村,村子掩映在樟树林里,在樟树林里建有绘图室、美术室、课室三座、男生宿舍两座、缮堂厨房二座。土木系、化工系在燕子窝,三个系的女生也是租住村里的青砖瓦房,共有6间。

  三星坪村北河边是一片开阔地,离河半里路边有一座小庙是工学院的院部,村里七八十岁的人还记得,庙侧边是一个兵工厂,(按:其实是机械工程系的教学工场),还有一架真的飞机(按:教学用的小型飞机)。工学院在这里建有运动场,可供全校举行运动会。

  工学院院长在云南澄江办学时是萧冠英,坪石时是陈宗南,陈宗南当时还兼任化学工程系主任。机械工程系统工程系主任徐学澥,电机工程系主任关东伯,1943年是李子祥。土木系主任崔龙光,1943年是林鸿恩。建工系主任在澄江时是胡德之,坪石年代初为虞炳烈,1941年2月,卫梓松教授兼系主任。教授分别是金泽光(停薪留职)、刘英智、李学海、龙庆忠、刘鸿,副教授仅钱乃仁一人,讲师为黄培芬,助教为区国恒、卫宝葵、吴锦波和沈执东。全院共1037人。当时工学院一共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共36人(特约1人,兼任3人),占全校师生数目近12%(全校共302人);助教25人(全校共131人),除此之外,还有技术人员9人。

8

图为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宗南故居,由朱兰修老人将自宅借用出来作研学展陈室。(图片来源:三师“专业”志愿者)

  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始建于1934年8月,她是当时的中国崇尚科学、注重实务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在落后与欺辱面前奋起自强、沥血求索的不朽信念与勋劳。据统计,1936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108所,设有工程院系的为36所,共设工科系91个。在广州的两所公立学院中,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设土木、化工、电机、机械4系,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设机械、建筑、化工、土木4系,另有私立岭南大学工学院设土木、工程2系,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设土木系。1938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

  国难当头,国家积弱,战乱中急需发展工业,急需技术人才和建设人才。这里有过烽火中的工业救国梦。为配合和加强抗战教育,增加抗战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增开与抗战有关的课程。工学院各系增开的课程多为实用课程。土木工程系增加军用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迅速筹备相关实验、讲座、参考书;机械工程系增设航空机、防空防毒及演习、近代战术概要、防空建筑学、汽车修理及飞机坦克车机件之装拆、兵器学及内外道弹学、兵器修理及配件制造;电机工程系则增设防空防毒、电气通讯、摄影、兵器知识、汽车驾驶法及修理法、飞机修理;特别强调化工系需在开学一个月内授完防毒知识及技能,并开展战时化学工作研究。

  在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中,实验课的开设比理论课更为艰难。然而,学校和老师总是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创造条件,及时恢复实验教学。当时实验室的条件很差,只勉强开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为了增强实践知识,工学院也常常组织学生到衡阳、曲江、罗家渡等地工厂和水牛湾铁工厂参观学习。

  一路的搬迁,改变了学院的办学位置,但改变不了教授们坚持授课的决心和学子坚持学习的意志。即使战火纷飞,工学院依旧十分重视学生对实地、实物的观摩、考察。1941年,土木工程学系学生前往粤汉铁路罗家渡参观、考察桥梁;化学工程学系学生于1942年赴曲江、南雄等地考察化学工业;1943年4月,机械工程学系学生赴湖南、广西各工业区考察工业等。

  李敦化教授受命担任当时设在坪石镇的广东省营化工材料制造厂厂长一职,他带领学生在实际的生产中操作和学习,进行了许多关于工业教育的尝试,开一时之风气;化工系的刘鸿教授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倡办了一个小工业社,生产肥皂、火柴,供学生实习……

9

  参与者表示,“五四”青年节重走长岗岭古道,是感悟先辈先师不懈奋斗的感恩之行,是一次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育之行,更是一次红色基因教育的传承之行。这次活动让全体队员亲身感受到了先辈先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为民奉献的壮志情怀,进一步激发工作使命感、责任感。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